【《经济》杂志】何开秀:互生经济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16-06-14

互生经济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因科技的高速发达,在科技解放大量生产力和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出现消费经济趋势,再通过互生技术把消费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格式化整合形成消费资本力量,用消费资本的延伸应用来实现买卖互利的循环经济模式。互生经济学描述的不仅仅是一种新兴经济理论、一个企业新的盈利模式、一个消费增值实现方式,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随着互生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互生系统在全社会的普及、全民持卡消费积分的实现,很多社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比如:养老资金问题、免费医疗资金问题、企业用人成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低保生存资金问题、企业诚信经营问题、市场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剩余价值的合理分配问题、个人信用问题、国家政务管理等问题。

今天企业的生意都很难做,加上互联网的冲击,各行各业网上网下为了争夺消费者大打价格战,争得你死我活。笔者提出互生经济学理论并研发互生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循环经济体制,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解决企业赚钱的问题

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科技自动化解放了大量的劳动生产力,大批工人下岗失去就业机会,工人没有工作就意味着市场没有消费能力。先进的技术生产大量的产品,可是市场没有消费能力,产品就卖不出去。市场竞争激烈大打价格战,企业利益受损,员工工资也缩水,市场购买力更弱,进入恶性循环。这种现象就摆在我们面前。

企业赚钱的三大资本:货币、技术、消费者。这三大资本真正最有价值的还是消费资本。企业怎样才能拥有消费资本,光靠产品打折和一次性优惠为消费者省钱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最大需求。只有为消费者创造终身价值,满足消费者的最大需求,企业才有钱赚。

互生给到企业的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模式,而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和实现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持。这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轻松实现持续盈利,让企业多赚钱,赚长久的钱。因而,企业家们不要再闭门造船,借船过河、抱团取暖、强强联合才是出路。

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

企业赚钱是本分,但企业在赚钱的同时还应该分担一份社会责任。然而,我们周围弥漫的都是利己之道、财道。在狼性文化熏陶下的商业氛围到处都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杀戮。甚至很多人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市圈钱。有权的、有资源的、有条件的都在想办法把他们的拿去卖掉。我们想过以后吗?民族企业还有多少话语权?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企业家和商人是有区别的,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只有另辟蹊径,利用商业竞争来重构分配制度,建立循环互利的新机制。既保护资本发展模式也造福了人民,还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一举多赢。这就是笔者提出互生经济的真实动机。以互生经济学原理研发的互生系统已落地服务企业和消费者,互生系统把企业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分配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都镶嵌在系统的制度里,企业在使用互生系统的正常经营活动中既保证企业的持续盈利又造福了百姓,同时还分担了社会责任,互生系统值得企业拥有。

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企业要赚钱离不开消费者的消费,消费者要找工作离不开企业用人。

要解决消费者的生存问题,就要依靠企业来实现。保护企业家、保护企业就是保民生。我们改变不了竞争,但可以利用竞争来建立双边的互利。在保护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消费者的生存保障,互生利用科技的力量一手牵着企业一手牵着消费者,搭建双边互利的桥梁,实现双边的持续发展和持续互利,这就是互生的作用。互生也是一个企业,其目的是为企业实现持续盈利,为消费者实现消费增值,为社会解决问题。互生突破了买卖不相容,实现买卖互利、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终身互利、实现企业百年经营、实现消费者的生存保障。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绝不是红海经济模式,一定是蓝海经济模式。我们走过的路告诉我们:单方获利的商业模式无法突破买卖关系,竞争模式走到头也是全败齐伤,没有一个是赢家。传统商业模式已无法满足高科技发展时代的市场需求,突破买卖关系是建立新商业模式的关键。未来企业发展的瓶颈是利润的合理分配问题,但利润的分配恰恰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战争也绝不是解决分配的最佳办法,我们都知道发展经济要依靠市场机制,买卖是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突破买卖不相容,实现买卖互利是建立良性发展的首要条件。

互生是利用市场的竞争来建立强大的消费资本力量,通过消费资本来实现参与企业投资的货币资本,通过消费资本和货币资本与企业的合作持股来改善分配格局。而企业的商业合作也打破传统的资本模式,与互生代表的消费者合作既有货币资本又有消费资本,既保障了企业的发展,又维护了企业家的利益,还带动了消费者获取福利。

互生经济的形成,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经济形态发生了变化,人的思想、行为都会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进步。现在我们看到的互生经济学仅是一个总体的阐述,后期的实施细则还有待探索和完善。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实践家参与进来,一起研究、完善和发扬互生经济。